就像妳最喜愛的背影。
妳曾經在某個午後說過,
但我記得,
是深深記在心底的某個角落裏那樣的記著。
就這樣,
我裝作不經意地為妳拍下了背影。
有妳挽起的長髮、
有妳青春的髮梢。
這個背影,妳的背影。
在這個夏季即將結束之前所留下。
這個背影,即將離去的背影。
卻在入秋之前寫下這說不出口的悲傷詩章。
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閱讀] 1Q84
這本書是我今年的生日禮物。
因為遲來的禮物足足讓我等了一個月(因為十一月出版),
所以拿到書的那個週日,
我非常有效率地選了三件襯衫,
然後迫不期待地待在車上閱讀。
直到接近傍晚,
已經沒有陽光了,也不能待在車上看書了。
我才趕緊前往解救那位迷失在秋冬特賣專櫃的母親大人。
我想起大學時代閱讀「發條鳥年代記」的同時,
重複聆聽著的是 Radiohead - Hail to The Thief。
那時 Radiohead發行的賣點也提到部份創作受到原著影響,
而兩者作品超現實的想像、劇情、氣氛,
至今都讓我覺得是非常有趣的閱讀與聆聽經驗。
「1Q84」第一部的前半段,我是午後待在車上閱讀的。
沒有音樂、只有停車場進進出出的聲響。
不過也倒是蠻另類的閱讀經驗就是了。
我自己選了幾張覺得合適的音樂作品,
Mahavishnu Orchestra - The Inner Mounting Flame
Miles Davis - Bitches Brew
Ketil Bjornstad & David Darling - Epigraphs
說到這邊,
我很害怕在網路上發表太多意見,會被當成是傲慢的人。
不過當我看到某網友提出「1Q84」搭上Miles Davis - Kind of Blue,
也未免太詭譎了吧?聽起來老邁只有這張專輯是吧?!
如果是有相當戲劇張力的發展,當然要配上老邁的Bitches Brew,
或是Mahavishnu Orchestra - The Inner Mounting Flame。
當劇情逐漸平緩,那麼鋼琴為主軸的音樂就非常適合村上君的味道了,
好比Ketil Bjornstad & David Darling - Epigraphs。
說實話,網友提到Bill Evans,深深覺得劇情類的作品真的不適合阿,
Evans還是適合在夜裡小酌,寫寫心情與自己對話的時刻阿。
因為遲來的禮物足足讓我等了一個月(因為十一月出版),
所以拿到書的那個週日,
我非常有效率地選了三件襯衫,
然後迫不期待地待在車上閱讀。
直到接近傍晚,
已經沒有陽光了,也不能待在車上看書了。
我才趕緊前往解救那位迷失在秋冬特賣專櫃的母親大人。
我想起大學時代閱讀「發條鳥年代記」的同時,
重複聆聽著的是 Radiohead - Hail to The Thief。
那時 Radiohead發行的賣點也提到部份創作受到原著影響,
而兩者作品超現實的想像、劇情、氣氛,
至今都讓我覺得是非常有趣的閱讀與聆聽經驗。
「1Q84」第一部的前半段,我是午後待在車上閱讀的。
沒有音樂、只有停車場進進出出的聲響。
不過也倒是蠻另類的閱讀經驗就是了。
我自己選了幾張覺得合適的音樂作品,
Mahavishnu Orchestra - The Inner Mounting Flame
Miles Davis - Bitches Brew
Ketil Bjornstad & David Darling - Epigraphs
說到這邊,
我很害怕在網路上發表太多意見,會被當成是傲慢的人。
不過當我看到某網友提出「1Q84」搭上Miles Davis - Kind of Blue,
也未免太詭譎了吧?聽起來老邁只有這張專輯是吧?!
如果是有相當戲劇張力的發展,當然要配上老邁的Bitches Brew,
或是Mahavishnu Orchestra - The Inner Mounting Flame。
當劇情逐漸平緩,那麼鋼琴為主軸的音樂就非常適合村上君的味道了,
好比Ketil Bjornstad & David Darling - Epigraphs。
說實話,網友提到Bill Evans,深深覺得劇情類的作品真的不適合阿,
Evans還是適合在夜裡小酌,寫寫心情與自己對話的時刻阿。
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心情] 1130
禮拜六離開台北的這晚,終於順利搭上了高鐵最後班次。
搭乘捷運前往高鐵站的這個二十分鐘裏,
內心的焦急不斷回想起幾個禮拜前錯過末班列車的窘境。
星期日一早還要出差加班,
為什麼不能提前個十分鐘結束工作,
至少可以安穩地搭上車嘛。
然後這樣的無奈情緒持續放大著。
直到找到對號座位,
安置好行李,翻開書,
才勉強把情緒平靜下來。
後來我才想到「終於搭上最後班次」這件事情,
內心一陣衝撞之後,
似乎影約有些什麼樣的發現。
例如,主管是為了讓你瞭解更有效率完成工作。(才可準時下班)
或是,不要一味地當爛好人幫忙。(如果別人也不感激的話)
但我想後者才是今天要不停趕車的事實吧。
當然「搭上最後班次」之後,
其實也有另一種人生的體悟。
好比,所謂的發展與機會能不能就這樣把握住呢?
或是,心儀的女性對象會不會就這樣錯過了呢?
不久想到星期日一早還要出差,
於是我學到了人要低調,
在人家辛苦值班的時候還炫耀看了te' 的現場,
結果下個禮拜就換我出差值班,
陽陽,巧巧,我錯了!我要低調!
搭乘捷運前往高鐵站的這個二十分鐘裏,
內心的焦急不斷回想起幾個禮拜前錯過末班列車的窘境。
星期日一早還要出差加班,
為什麼不能提前個十分鐘結束工作,
至少可以安穩地搭上車嘛。
然後這樣的無奈情緒持續放大著。
直到找到對號座位,
安置好行李,翻開書,
才勉強把情緒平靜下來。
後來我才想到「終於搭上最後班次」這件事情,
內心一陣衝撞之後,
似乎影約有些什麼樣的發現。
例如,主管是為了讓你瞭解更有效率完成工作。(才可準時下班)
或是,不要一味地當爛好人幫忙。(如果別人也不感激的話)
但我想後者才是今天要不停趕車的事實吧。
當然「搭上最後班次」之後,
其實也有另一種人生的體悟。
好比,所謂的發展與機會能不能就這樣把握住呢?
或是,心儀的女性對象會不會就這樣錯過了呢?
不久想到星期日一早還要出差,
於是我學到了人要低調,
在人家辛苦值班的時候還炫耀看了te' 的現場,
結果下個禮拜就換我出差值班,
陽陽,巧巧,我錯了!我要低調!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現場] te'
禮拜日,
女王不在,
陽陽診所加班不在,
巧巧醫院值班也不在。
本想說中午約薇方吃飯閒聊,
然後回家躲在棉被裏看完最近買的幾本新書。
沒想到,
中午聽薇方說晚上在 the wall有 te'的表演,
而且約了可愛迷人風輕熟女小龜學妹(誤)。
果然,現場真是熱血沸騰。
如果有一樣音樂嗜好的朋友一定會瞭解我所表達的,
「 te'這團的節奏精髓真是承襲了日系鼓手的一貫血液。」
tachibana的鼓組非常精簡,
鼓技中的輪點感受到如同管樂團的精準與細緻,
同時可以發現老搖滾的身影。
整場的起伏、醞釀,
非常飽滿且具有張力。
能量非常足夠,
是台灣難得才能見到的表演。
相較其他同質樂團而言,
應該是多了一份親和力與幽默天份,
masa頻頻向觀眾說「讚、台灣love」等親切的回應。
甚至還介紹自己團名是「V6」,
卻故意唱了一段「SMAP」的曲子。
最後我還很壞心地打電話給值班中的巧巧,
跟他炫耀一番,
真是抱歉了。
女王不在,
陽陽診所加班不在,
巧巧醫院值班也不在。
本想說中午約薇方吃飯閒聊,
然後回家躲在棉被裏看完最近買的幾本新書。
沒想到,
中午聽薇方說晚上在 the wall有 te'的表演,
而且約了可愛迷人風輕熟女小龜學妹(誤)。
果然,現場真是熱血沸騰。
如果有一樣音樂嗜好的朋友一定會瞭解我所表達的,
「 te'這團的節奏精髓真是承襲了日系鼓手的一貫血液。」
tachibana的鼓組非常精簡,
鼓技中的輪點感受到如同管樂團的精準與細緻,
同時可以發現老搖滾的身影。
整場的起伏、醞釀,
非常飽滿且具有張力。
能量非常足夠,
是台灣難得才能見到的表演。
相較其他同質樂團而言,
應該是多了一份親和力與幽默天份,
masa頻頻向觀眾說「讚、台灣love」等親切的回應。
甚至還介紹自己團名是「V6」,
卻故意唱了一段「SMAP」的曲子。
最後我還很壞心地打電話給值班中的巧巧,
跟他炫耀一番,
真是抱歉了。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睡前聽] John Coltrane - My Favorite Things
我深深覺得 Coltrane在 Hard Bop年代的強烈風格,
早已醞釀足夠能量,
在日後 Avant Garde時期探索更深層的靈性追求。
我的經驗是,
每次聆聽總是能在音樂之中得到答案的線索。
或說是種心與靈之間的探討,
雖未能獲得答案(可能終其一生也未能得到),
但每每總感覺能在困境裏指引著什麼。
早已醞釀足夠能量,
在日後 Avant Garde時期探索更深層的靈性追求。
我的經驗是,
每次聆聽總是能在音樂之中得到答案的線索。
或說是種心與靈之間的探討,
雖未能獲得答案(可能終其一生也未能得到),
但每每總感覺能在困境裏指引著什麼。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心情] 1018
十月,時間一轉眼就過了一大半。
「燙衣服的時候,你喜歡聽著怎麼樣的音樂呢?」我問著自己。
原以為會是一連串戲劇性的答案,
但此刻的意興闌珊,
就如同白紙一樣。
房間是安靜的,
浴室是安靜的,
影約的聲音應該只剩城市盡頭傳來的低頻。
其中一件 the class白襯衫,
洗滌的時候發現抹上了一處淡淡的汙漬。
這讓我想起,
辦公室裏那些男人所穿的皮鞋、以及女人的高跟鞋。
相較男人與女人的面孔來說,
這感覺著實親切也舒服多了。
從大樓窗外望著無止盡延伸的街道,
還有那些不停的奔走的人們,
現在也理所當然地成為另一種私人樂趣。
終究說服了自己,
決定在今晚的白紙上寫下些什麼。
「我的精神導師, John Coltrane。」
「燙衣服的時候,你喜歡聽著怎麼樣的音樂呢?」我問著自己。
原以為會是一連串戲劇性的答案,
但此刻的意興闌珊,
就如同白紙一樣。
房間是安靜的,
浴室是安靜的,
影約的聲音應該只剩城市盡頭傳來的低頻。
其中一件 the class白襯衫,
洗滌的時候發現抹上了一處淡淡的汙漬。
這讓我想起,
辦公室裏那些男人所穿的皮鞋、以及女人的高跟鞋。
相較男人與女人的面孔來說,
這感覺著實親切也舒服多了。
從大樓窗外望著無止盡延伸的街道,
還有那些不停的奔走的人們,
現在也理所當然地成為另一種私人樂趣。
終究說服了自己,
決定在今晚的白紙上寫下些什麼。
「我的精神導師, John Coltrane。」
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
2009年9月27日 星期日
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睡前聽] Stan Getz - Corcovado
聆聽 Stan Getz的音樂,總會讓我想到皓。
我會想到皓那時候這樣跟我說:
「離開這裏之後,我想先到更南端的地方走走,應該會是墾丁。」
「我會待上一兩個禮拜,就自己一個人,獨自一個人就好。」
「然後躺在海灘想一些事情,餓了就烤點什麼東西吃。」
「我想這樣在那待上一陣子,洗滌一下自己的心靈。」
我想起自己曾經躺在墾丁的夜空底下。
這絕不是矯情的形容阿,
那是整個夜晚都鑲滿鑽石的天空。
即使只是躺在某個不知名的墾丁小路上看著。
大概是兩三年前,
晚上我開始有了慢跑的習慣(當然現在已經不跑了)。
其實晚上跑步的感覺很好。
除了天氣較白天涼爽,
在那樣安靜的時刻,
總覺得可以更清楚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心跳聲。
每向前走一步,好像就可以更貼近自己,好好跟自己說話。
因為晚上,想到 The Night Has A Thousand Eyes也算理所當然吧。
因為漫步,Stan Getz與 Sonny Rollins所詮釋的版本應該比較貼切。
畢竟 Freddie Hubbard的熱情洋溢與奔馳,在此刻會顯得過度了點。
但我還是更喜歡 Sonny Rollins在 What's New?的詮釋,
是種始終保持著理性的對話。
就像在對話之間,理性地把聽到的拆解過後,重新冷靜地組裝,
最後仍然不疾不徐以沉穩的口氣回覆著。
提到 Stan Getz,我想皓一定瞭解我想表達的。
他的演奏裏最讓人著迷的地方,就是所謂音符的 flow。
不論是 Bossa Nova、Cool Jazz等曲風,
大幅樂章或是僅只點綴一番,都能夠清楚感受到這所謂的 flow。
那先來首很好上手的曲目吧。
我會想到皓那時候這樣跟我說:
「離開這裏之後,我想先到更南端的地方走走,應該會是墾丁。」
「我會待上一兩個禮拜,就自己一個人,獨自一個人就好。」
「然後躺在海灘想一些事情,餓了就烤點什麼東西吃。」
「我想這樣在那待上一陣子,洗滌一下自己的心靈。」
我想起自己曾經躺在墾丁的夜空底下。
這絕不是矯情的形容阿,
那是整個夜晚都鑲滿鑽石的天空。
即使只是躺在某個不知名的墾丁小路上看著。
大概是兩三年前,
晚上我開始有了慢跑的習慣(當然現在已經不跑了)。
其實晚上跑步的感覺很好。
除了天氣較白天涼爽,
在那樣安靜的時刻,
總覺得可以更清楚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心跳聲。
每向前走一步,好像就可以更貼近自己,好好跟自己說話。
因為晚上,想到 The Night Has A Thousand Eyes也算理所當然吧。
因為漫步,Stan Getz與 Sonny Rollins所詮釋的版本應該比較貼切。
畢竟 Freddie Hubbard的熱情洋溢與奔馳,在此刻會顯得過度了點。
但我還是更喜歡 Sonny Rollins在 What's New?的詮釋,
是種始終保持著理性的對話。
就像在對話之間,理性地把聽到的拆解過後,重新冷靜地組裝,
最後仍然不疾不徐以沉穩的口氣回覆著。
提到 Stan Getz,我想皓一定瞭解我想表達的。
他的演奏裏最讓人著迷的地方,就是所謂音符的 flow。
不論是 Bossa Nova、Cool Jazz等曲風,
大幅樂章或是僅只點綴一番,都能夠清楚感受到這所謂的 flow。
那先來首很好上手的曲目吧。
2009年9月18日 星期五
[睡前聽] John Coltrane & Stan Getz - Hackensack
接近九月的尾聲,
讓我更有理由好好來聆聽、緬懷這位爵士巨人 John Coltrane。
更多的心得之後再慢慢寫好了。
今晚想寫的是一個驚奇的發現。
是這樣的,好久之前我在 YouTube發現這段影片,
發現的當時真讓我「竟有這種事?」的驚訝感想。
怎麼想都沒想到 Stan Getz與 Coltrane會有什麼關聯?
西岸的 Cool Jazz與東岸的 Hard Bop一起合奏又會是什麼花樣呢?
哇,這真的很難想像(老麥除外)。
王不見王的組合,本以為只能在腦中空想。
沒想到答案就在這邊。
讓我更有理由好好來聆聽、緬懷這位爵士巨人 John Coltrane。
更多的心得之後再慢慢寫好了。
今晚想寫的是一個驚奇的發現。
是這樣的,好久之前我在 YouTube發現這段影片,
發現的當時真讓我「竟有這種事?」的驚訝感想。
怎麼想都沒想到 Stan Getz與 Coltrane會有什麼關聯?
西岸的 Cool Jazz與東岸的 Hard Bop一起合奏又會是什麼花樣呢?
哇,這真的很難想像(老麥除外)。
王不見王的組合,本以為只能在腦中空想。
沒想到答案就在這邊。
2009年9月13日 星期日
[心情] 0913
我很好奇如果我問你說,
「請問你的優點是什麼?」
在這個時候,通常會怎麼回答呢?
這真是件讓我好奇的事。
我今天發現一個自己可以稱得上是優點(?)的部份。
相信那會是眾多女性非常喜愛的一個特質。
那就是「等」。
我發現其實我還蠻會(願意)等的。
今天完成寄件與面交之後,
想說傍晚自己在家煮點什麼東西來吃吧。
(對!我在陽陽的網誌發現一道新食譜!)
結果,我娘來找我,邀我一起吃飯順便看個衣服。
沒想到開車出門後才發現,
一看衣服就會有點沒完沒了這樣。
而且通常店員還會多稱讚兩句,
心情好就會多買兩件之類的。
我熄火默默地在車上等待,
剛好看見一位騎腳踏車的小弟在服飾店門口徘徊。
他很快地走進去,又很快地走出來。
然後就騎著腳踏車離開。
我忽然有種感覺。
對照之下,這小傢伙的自由自在與無拘無束,
與我這般彷彿被困在牢籠的停車格裏(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
特別在接近晚餐的時刻,
真的是,嗯。
總之,我還是很耐心地等完。
畢竟是我媽,挑衣服是她最開心的時刻之一。
那就好好地看吧。
「請問你的優點是什麼?」
在這個時候,通常會怎麼回答呢?
這真是件讓我好奇的事。
我今天發現一個自己可以稱得上是優點(?)的部份。
相信那會是眾多女性非常喜愛的一個特質。
那就是「等」。
我發現其實我還蠻會(願意)等的。
今天完成寄件與面交之後,
想說傍晚自己在家煮點什麼東西來吃吧。
(對!我在陽陽的網誌發現一道新食譜!)
結果,我娘來找我,邀我一起吃飯順便看個衣服。
沒想到開車出門後才發現,
一看衣服就會有點沒完沒了這樣。
而且通常店員還會多稱讚兩句,
心情好就會多買兩件之類的。
我熄火默默地在車上等待,
剛好看見一位騎腳踏車的小弟在服飾店門口徘徊。
他很快地走進去,又很快地走出來。
然後就騎著腳踏車離開。
我忽然有種感覺。
對照之下,這小傢伙的自由自在與無拘無束,
與我這般彷彿被困在牢籠的停車格裏(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
特別在接近晚餐的時刻,
真的是,嗯。
總之,我還是很耐心地等完。
畢竟是我媽,挑衣服是她最開心的時刻之一。
那就好好地看吧。
[睡前聽] 東京事變 - 丸の内サディスティック
椎名林檎,是我心目中的第二位女王。
然後因為是睡前,所以來補充一下最近小酌的心得好了。
心得就是,
「紅酒入杯後,超過十分鐘還沒喝完的人,肯定是頭腦有問題。」
然後因為是睡前,所以來補充一下最近小酌的心得好了。
心得就是,
「紅酒入杯後,超過十分鐘還沒喝完的人,肯定是頭腦有問題。」
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
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心情] 0910
喔喔,那天若菲給我看了她們家族蕾蕾小公主(兩歲)的照片。
我整個心都麻了,感覺一顆小小心臟就要就此融化的感覺。
實在太可愛了,我的小公主阿。
當然,藥局這邊有時也會遇到可愛小朋友。
但我今天想寫的是一位認識的醫師娘,她們家的小公主。
這位醫師娘本人很有氣質,不論穿著打扮都顯現出她的品味。
我第一次遇到她們家的小公主時(剛唸幼稚園),
當下就覺得她是「奈良美智」畫筆下的娃娃。
雖然外表是可愛小公主的裝扮,但眼神裏沒有孩子的純真,
反是有種邪惡與憤世嫉俗的眼神?!
總之整個很有個性啦!
然後,今天我看到電視在播日本的鄉下田園生活。
我看到有個超可愛的胖胖小女孩(剛唸幼稚園),
媽媽帶她上學的路上,她發現路上有一隻大甲蟲正在被螞蟻啃食。
她當下就要把地上的大甲蟲救起來,
結果被媽媽阻止了,她就一邊走一邊哭著「大甲蟲~嗚~」。
當攝影記者在上學路途上做訪談,
小妹妹還會在一旁自己蹲下,然後說「預備~跑~」。
然後就自己向前跑走了XD
因為是田園生活,所以大家都要幫忙分擔家事。
小妹妹做完家事累了,吃飯竟然大口大口塞的滿滿的也讓人好吃驚阿XD
題外話,這讓我想到有次回鄉下。
我的小姪子抓了很多大甲蟲,正當他玩得正高興的時候,
沒想到大甲蟲就給他一夾!
小姪子整個變成小淚人兒,唉呀!
我在想,大甲蟲可能也很無奈吧,
畢竟你把人家兄弟姊妹叔姨爺奶通通都抓回家了。
我整個心都麻了,感覺一顆小小心臟就要就此融化的感覺。
實在太可愛了,我的小公主阿。
當然,藥局這邊有時也會遇到可愛小朋友。
但我今天想寫的是一位認識的醫師娘,她們家的小公主。
這位醫師娘本人很有氣質,不論穿著打扮都顯現出她的品味。
我第一次遇到她們家的小公主時(剛唸幼稚園),
當下就覺得她是「奈良美智」畫筆下的娃娃。
雖然外表是可愛小公主的裝扮,但眼神裏沒有孩子的純真,
反是有種邪惡與憤世嫉俗的眼神?!
總之整個很有個性啦!
然後,今天我看到電視在播日本的鄉下田園生活。
我看到有個超可愛的胖胖小女孩(剛唸幼稚園),
媽媽帶她上學的路上,她發現路上有一隻大甲蟲正在被螞蟻啃食。
她當下就要把地上的大甲蟲救起來,
結果被媽媽阻止了,她就一邊走一邊哭著「大甲蟲~嗚~」。
當攝影記者在上學路途上做訪談,
小妹妹還會在一旁自己蹲下,然後說「預備~跑~」。
然後就自己向前跑走了XD
因為是田園生活,所以大家都要幫忙分擔家事。
小妹妹做完家事累了,吃飯竟然大口大口塞的滿滿的也讓人好吃驚阿XD
題外話,這讓我想到有次回鄉下。
我的小姪子抓了很多大甲蟲,正當他玩得正高興的時候,
沒想到大甲蟲就給他一夾!
小姪子整個變成小淚人兒,唉呀!
我在想,大甲蟲可能也很無奈吧,
畢竟你把人家兄弟姊妹叔姨爺奶通通都抓回家了。
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現場] John Scofield & the Piety Street Band

不要問我為什麼選這張,很簡單,因為比較上相XD
去年夏天,親身體驗過 Kenny Garrett、McCoy Tyner這兩場演出,
這般洗禮讓我這位遠在台灣的爵士樂迷深深感到幸福無比呀。
喔,那更不用說我對 McCoy Tyner老爺的景仰了。
與 John Coltrane合作的黃金歲月,他的每個觸鍵都足以堪稱經典阿。
那場陣容裏特別加入 Christian Scott(個人非常喜愛的新生代樂手),
印象中當時 Soulive日本巡迴有邀 Scott當特別來賓,
所以才剛好來台灣的吧,哈哈,真是太幸運了。
而 Kenny Garrett那場其實出乎意料的前衛、搖滾,
但多元混血的我其實也是整個非常過癮的呀!
說到這次表演,演出前其實有點擔心看不到想像中的 John Scofield。
但我要先謝謝巧虎跟若菲,如果沒有他們拉我去,
我必定是會錯過的:D
當然「加碼」誘因其實也是主要關鍵啦:D
而且這次爵士音樂會出乎意料的,
我們爵士咖裏好像都無消無息,結果到最後反變成是樂團聚會這樣。
我深深覺得在國家音樂廳聆聽,其實有點拘謹。
或者說是,如果大家都更放開點,會更投入或享受之類的。
因為聽這樣的音樂,本來就該隨著拍點搖阿搖的不是嗎:)
音場大概就整場高音稍稍多了些,其他實在沒什麼可挑剔的。
開場曲 That's Enough、中段曲目 It's a Big Army,
這兩首真是好炒熱氣氛!
很容易就可以進入歡愉的節奏與藍調氛圍裏。
其中好幾首目的中段, Scofield近乎 burning的即興,
當下真讓我有起立尖叫的情緒呢!
整場下來,除了感受到福音、藍調與黑人的音樂節奏,
最享受的就是樂團的默契與即興,非常自然地穿插與流露。
好比鼓手即興的和聲(因為他本身就是黑人阿!),
果然自己的音樂,怎麼唱都是對的。
過程中有些曲目,會讓剛下班的我們情緒有些疲乏些。
所以想起來長度 90分鐘其實還算合適。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首 4+2拍點的曲目,
演出後跟小沙討論時,他也提到最喜歡這首:D
當然,很棒的是能與一票好友一同觀賞。
爵士咖小沙情侶、小以同學,以及親愛的 MORSA們。
喔喔,對了對了。
那晚巧虎的俐落短髮很帥氣呢,趕快來稱讚一下!
老臉的金髮也好優阿!
拜犬女王跟陽陽女神就不多說了,
反正怎樣都是美、都是正就對了!
還有,我禮拜日穿的是水藍色系的八分褲好嗎?
昨天穿的是白色的耶,不是同一件啦!
最後,沒想到章魚堡還挺好吃的!
22號公車達人,下次請記得跳章魚堡舞給我們看!
2009年9月7日 星期一
2009年9月2日 星期三
[料理] 0902



因為興致,今天晚班前,
我決定在一個小時內完成晚餐及清理。
因為藥局這邊只有平底鍋,
所以想嘗試一下之前學的平底鍋技法。
依序登場的是,雞腿排、奶油馬鈴薯玉米筍、牛肉沙拉。
這次是以冷油開始小火慢煎雞腿排,
待熟成進度至所謂的 juicy line翻面即可。
接續的油繼續小火慢煎馬鈴薯及玉米筍,
幾乎同樣上面作法,過程另外添加奶油拌煎即可。
牛肉沙拉更簡單,牛肉進烤箱前依口味添加適當調味。
約三、五分鐘,注意一下薄片熟成度。
另外加入萵苣或紫高麗之類,
擺盤前依喜好添加橄欖油、白醬油、芝麻、海苔等即可。
分享一下心得。
平底鍋煎雞肉這件事,其實連婆婆媽媽都很頭疼。
因為使用平底鍋煎很容易誤判熟成度,
較厚實的雞腿排往往以為外面熟了,但裏面卻不然。
煎厚實的雞腿排的幾個重點是,
1.不要預先熱鍋、也不需要熱油
2.不要蓋鍋燜煮
3.不要大火
以上都會造成肉質表面因受熱不均而快熟,
導致誤判以為已經熟成而起鍋。
所以比較安全保險的方式是
1.平底鍋放冷油、放入調味過的雞腿排
2.小火慢煎,火苗不要接觸至鍋底
3.留意熱油起泡聲,太大或噴的太多就是火太大
4.煎煮注意 juicy line,也就是肉從鍋底往上熟成至一半時翻鍋
5.翻鍋後,待另一半逐漸熟成即可
今日筆記:
1.去骨的肉排比較好辨識 juicy line
2.奶油馬鈴薯超級好吃!!
3.沙拉最近常吃,昨天配的大賣場進口牛肉還是比今天超市大眾牛肉好吃多了呀:D
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心情] 0830
興致來了,心裏就會有種堅定感可以完成平時做不到的事。
今天就是如此。
下午拿了個垃圾袋,
清理了以前聽音樂會、音樂季所留下來的紀念冊、海報。
還有抽屜裏一些曾經以為可以當作紀念的車票什麼的。
唯一的驚喜大概就是若干年前還在唸書時,
移民國外的長輩給我的壓歲錢。
哎呀,感覺都是舊版的日鈔跟美鈔,
應該要到台銀兌換了吧。
傍晚炒咖哩,還自以為想說,
「明明只有一個人吃,怎弄得好像兩三個人一起吃的,真是的。」
等到咖哩、沙拉都好了、油醋醬汁也完成了。
上桌一吃才驚覺,也聯想起以前高中實驗課的經驗。
是的,對我來說,高中實驗課其實無趣了些。
因為印象中總有幾個傢伙很會操作,
就好像未來會是個優秀的理工精英之類的口吻、
完成了就輕輕推了推金框眼鏡說著「看吧,就是這麼簡單。」
想當然也只有拍手點點頭,看著他們表演的份。
說多了,結論就是,
晚上的咖哩與沙拉出乎意料的普通無趣。
完全是很普通的口感。
當下很微妙的感覺是,
那個原本失望的我,就這樣呆坐在餐桌前,
另個試圖安慰的我,趕緊開了火煮了一鍋湯。
還好,有這熟悉的萬用濃湯,讓這晚餐好了許多。
為了那個失望的「我」,
我決定要幫他把長褲都燙好,都美美的,才睡覺休息。
今天就這樣吧。
今日筆記:
咖哩還是買盒裝咖哩塊吧,不要自以為弄一些咖哩粉!
今天就是如此。
下午拿了個垃圾袋,
清理了以前聽音樂會、音樂季所留下來的紀念冊、海報。
還有抽屜裏一些曾經以為可以當作紀念的車票什麼的。
唯一的驚喜大概就是若干年前還在唸書時,
移民國外的長輩給我的壓歲錢。
哎呀,感覺都是舊版的日鈔跟美鈔,
應該要到台銀兌換了吧。
傍晚炒咖哩,還自以為想說,
「明明只有一個人吃,怎弄得好像兩三個人一起吃的,真是的。」
等到咖哩、沙拉都好了、油醋醬汁也完成了。
上桌一吃才驚覺,也聯想起以前高中實驗課的經驗。
是的,對我來說,高中實驗課其實無趣了些。
因為印象中總有幾個傢伙很會操作,
就好像未來會是個優秀的理工精英之類的口吻、
完成了就輕輕推了推金框眼鏡說著「看吧,就是這麼簡單。」
想當然也只有拍手點點頭,看著他們表演的份。
說多了,結論就是,
晚上的咖哩與沙拉出乎意料的普通無趣。
完全是很普通的口感。
當下很微妙的感覺是,
那個原本失望的我,就這樣呆坐在餐桌前,
另個試圖安慰的我,趕緊開了火煮了一鍋湯。
還好,有這熟悉的萬用濃湯,讓這晚餐好了許多。
為了那個失望的「我」,
我決定要幫他把長褲都燙好,都美美的,才睡覺休息。
今天就這樣吧。
今日筆記:
咖哩還是買盒裝咖哩塊吧,不要自以為弄一些咖哩粉!
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心情] 0810
今天還是有雨,下了又停。
今早出門,在住家不遠處看到一位老爺跌坐在路旁。
便趕緊下車詢問,也扶了老爺一把。
到藥局之後,父親告訴我鄉下家一切都好,沒什麼大礙。
看了一整天電視,
相較下,其實真難想像那樣的場景。
原來我還這麼幸福地坐在這兒阿。
想也知道,心情也不會太好。
於是中午回家也只簡單煎了餅跟培根,
煮了一點湯,但其實沒什麼食慾。
傍晚想說,住家這邊有這幾天清理之後的垃圾,
於是決定提早下班回家。
當大家都出門等垃圾車時,
我才驚覺,原來巷子裏住了這麼多人。
後來我想到,在鄉下的田裏。
不意外地倒的倒、淹水的淹水。
於是只能苦中作樂地想著,
希望泡水中「木瓜小姐們」跟「棗子先生們」別在皺眉頭了呀。
想開點,想開點。
今早出門,在住家不遠處看到一位老爺跌坐在路旁。
便趕緊下車詢問,也扶了老爺一把。
到藥局之後,父親告訴我鄉下家一切都好,沒什麼大礙。
看了一整天電視,
相較下,其實真難想像那樣的場景。
原來我還這麼幸福地坐在這兒阿。
想也知道,心情也不會太好。
於是中午回家也只簡單煎了餅跟培根,
煮了一點湯,但其實沒什麼食慾。
傍晚想說,住家這邊有這幾天清理之後的垃圾,
於是決定提早下班回家。
當大家都出門等垃圾車時,
我才驚覺,原來巷子裏住了這麼多人。
後來我想到,在鄉下的田裏。
不意外地倒的倒、淹水的淹水。
於是只能苦中作樂地想著,
希望泡水中「木瓜小姐們」跟「棗子先生們」別在皺眉頭了呀。
想開點,想開點。
2009年8月8日 星期六
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
[簡訊] 颱風天與小聚會計畫
我前幾天還在想,這個時節沒有颱風還真有點不自在的。
一到颱風天,好像就可以點蠟燭、吃泡麵之類的。
先澄清一點,我當然不希望颱風來(可是好像有颱風假耶?),
畢竟我也是農友阿(這有機會再聊)。
好的,首先很慶幸住家附近就有某連鎖福利中心。
所以即使沒有糧食,好像也不至於淪落到鬧飢荒的下場。
哈哈,還好還買得到盒裝蛋!
很好,簡單的整理一下就有晚餐了。
一個人怎麼吃都好。
早知道昨天就該拿一顆高麗菜回來,雖然貴了兩三成。
是的,稍早巧虎提到了甜梅號、還有一票爵士樂的誘人表演,
於是我們開始準備小聚會的計畫。
想到小聚會的選擇,喔,我想到的是,
背景參著 Jazz、 Disco等讓人投入、享受 groove的音樂阿。
這種如何?
一到颱風天,好像就可以點蠟燭、吃泡麵之類的。
先澄清一點,我當然不希望颱風來(可是好像有颱風假耶?),
畢竟我也是農友阿(這有機會再聊)。
好的,首先很慶幸住家附近就有某連鎖福利中心。
所以即使沒有糧食,好像也不至於淪落到鬧飢荒的下場。
哈哈,還好還買得到盒裝蛋!
很好,簡單的整理一下就有晚餐了。
一個人怎麼吃都好。
早知道昨天就該拿一顆高麗菜回來,雖然貴了兩三成。
是的,稍早巧虎提到了甜梅號、還有一票爵士樂的誘人表演,
於是我們開始準備小聚會的計畫。
想到小聚會的選擇,喔,我想到的是,
背景參著 Jazz、 Disco等讓人投入、享受 groove的音樂阿。
這種如何?
[醒來聽] Tape - A spire
這不是假日,但卻可以非常慵懶地醒來。
緩慢地翻個身,側著身子開始發呆,
然後想一些事情。
因為我可以慢慢決定接下來要做什麼。
先打開窗?然後在 i-tune裏選一首喜歡的曲目播放?
盥洗後打開冰箱倒一杯柳橙汁?那鮮奶好還是柳橙汁好呢?
朋友簡訊邀約一起看 John Scofield、T-SQUARE,要請假北上嗎?
今天好像也會有很多信件需要處理回覆?
想這些事,連看時鐘現在幾點都不重要。
因為窗外的一切說明今天真的是「颱風假」。
嗯,這首曲子聽起來真的非常適合在這樣舒服、
可以慵懶緩慢翻身的早晨阿。
緩慢地翻個身,側著身子開始發呆,
然後想一些事情。
因為我可以慢慢決定接下來要做什麼。
先打開窗?然後在 i-tune裏選一首喜歡的曲目播放?
盥洗後打開冰箱倒一杯柳橙汁?那鮮奶好還是柳橙汁好呢?
朋友簡訊邀約一起看 John Scofield、T-SQUARE,要請假北上嗎?
今天好像也會有很多信件需要處理回覆?
想這些事,連看時鐘現在幾點都不重要。
因為窗外的一切說明今天真的是「颱風假」。
嗯,這首曲子聽起來真的非常適合在這樣舒服、
可以慵懶緩慢翻身的早晨阿。
[陰天聽] The Winston Jazz Routine- A Ghost Beneath The Tower
今天是陰天。
下午騎著車寄件的時候,
天空灰濛一片的,感覺隨時會有更壞的情形發生。
所以氣氛變糟了嗎?
其實沒有,今天心情還蠻不錯的。
雖然忙到晚上十一點才工作結束。
夜裏下著小雨,
但回家的路上感覺是溫暖的。
下午騎著車寄件的時候,
天空灰濛一片的,感覺隨時會有更壞的情形發生。
所以氣氛變糟了嗎?
其實沒有,今天心情還蠻不錯的。
雖然忙到晚上十一點才工作結束。
夜裏下著小雨,
但回家的路上感覺是溫暖的。
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
[睡前聽] George Michael - Roxanne
約 17歲左右,我第一次聽到 George Michael所詮釋的爵士版本。
在當時就非常喜歡了阿。
當時對於所謂的爵士音樂,其實還不算有什麼概念。
那個時期最愛的一張爵士專輯(雖然也只有那幾張),
是日本爵士歌手小林桂 1999年的作品 So Nice。
在這張翻唱經典曲目的作品裏,其中有一首曲目,
是我至今都非常喜愛,卻也是不太有勇氣想聽的曲目。
關於這首曲目,隱藏了我那段青澀時期的愛慕與情感。
但後來也沒想到,這故事竟也寫了如此多年。
過去了,現在還不是回憶的時候。
回到這首曲子 Roxanne,
原著 The Police, Sting所演唱的字句裏充滿吶喊與奔放;
爵士版本的 George Michael,則呈現夜晚慵懶的迷人聲線。
睡吧,讓我在這微妙而迷人的曲子裏睡吧。
在當時就非常喜歡了阿。
當時對於所謂的爵士音樂,其實還不算有什麼概念。
那個時期最愛的一張爵士專輯(雖然也只有那幾張),
是日本爵士歌手小林桂 1999年的作品 So Nice。
在這張翻唱經典曲目的作品裏,其中有一首曲目,
是我至今都非常喜愛,卻也是不太有勇氣想聽的曲目。
關於這首曲目,隱藏了我那段青澀時期的愛慕與情感。
但後來也沒想到,這故事竟也寫了如此多年。
過去了,現在還不是回憶的時候。
回到這首曲子 Roxanne,
原著 The Police, Sting所演唱的字句裏充滿吶喊與奔放;
爵士版本的 George Michael,則呈現夜晚慵懶的迷人聲線。
睡吧,讓我在這微妙而迷人的曲子裏睡吧。
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慕莎] 專訪五:額外問題
開始看到你們的List,發現錄音地點是北醫的練團室還有點納悶,
但呈現出來的效果卻讓我有驚豔的感覺;它讓各樂器的聲響都更有
空間感,表面冰冷但底下卻仍竄流著不息的溫情,就如同你們工作的場合與欲呈現出的醫療相關場景。我想請問的是,這樣錄音環境安排是刻意的還是…?
事實上,第一張作品的製作與錄製是不夠嚴謹的。那是在 2007年夏天所完成的錄音。在錄製前,我們只團練了七次,甚至到最後兩三次才全員到齊。錄音也只花費了約一個禮拜的工作天。原因是那時有團員面臨國考、與即將服役,所以行程安排才如此緊湊。在情感上,我覺得能在北醫的練團室錄音是非常值得紀念的事情,畢竟那裏充滿許多大學時代的社團回憶,也是我們最常團練的地方;在現實上,有限時間的考量與環境的熟悉度,便讓我們很快地就決定回到北醫練團室裏錄音。也因此我們就必須在有限的器材與時間裏一再地妥協。當然,當初整個作品混音出來的時候,我們確實也有相當程度的感動與驚喜,但好像也很快地就發現一些因為錄音器材與時間不夠所衍生的不足就是了。因為許多樂句都是在團練時即興搭配所譜寫出的,也讓我們產生好幾個不同的版本。甚至到錄音的時刻,某些段落的旋律還是當場決定的。錄到還不錯的段落,大家或許心理還會想說:「哇,原來這樣也行阿?」(笑)
我想,之所以會在七次團練中就決定錄音版本,確實是因為我們背景相似,進而在討論情境與演奏中有較貼切的詮釋。負責錄音與剪輯實境聲響的團員老臉,是目前樂團成員裏與我合作最久的團員。曲目場景中的 samples,也因為他在獨立劇場擔任過編劇與導演的經驗,這讓我們在溝通整體情境時有很多幫助,也讓我們的作品呈現更多戲劇的張力與元素。
藉由這次獨立錄音與製作,我們更加珍惜這份革命情感〈在炎熱的夏日,揮汗架設器材〉,也深深以獨立樂團的獨立精神為傲。我們也會在這次的錄音經驗裏,仔細探討諸多仍需琢磨增進的地方。
但呈現出來的效果卻讓我有驚豔的感覺;它讓各樂器的聲響都更有
空間感,表面冰冷但底下卻仍竄流著不息的溫情,就如同你們工作的場合與欲呈現出的醫療相關場景。我想請問的是,這樣錄音環境安排是刻意的還是…?
事實上,第一張作品的製作與錄製是不夠嚴謹的。那是在 2007年夏天所完成的錄音。在錄製前,我們只團練了七次,甚至到最後兩三次才全員到齊。錄音也只花費了約一個禮拜的工作天。原因是那時有團員面臨國考、與即將服役,所以行程安排才如此緊湊。在情感上,我覺得能在北醫的練團室錄音是非常值得紀念的事情,畢竟那裏充滿許多大學時代的社團回憶,也是我們最常團練的地方;在現實上,有限時間的考量與環境的熟悉度,便讓我們很快地就決定回到北醫練團室裏錄音。也因此我們就必須在有限的器材與時間裏一再地妥協。當然,當初整個作品混音出來的時候,我們確實也有相當程度的感動與驚喜,但好像也很快地就發現一些因為錄音器材與時間不夠所衍生的不足就是了。因為許多樂句都是在團練時即興搭配所譜寫出的,也讓我們產生好幾個不同的版本。甚至到錄音的時刻,某些段落的旋律還是當場決定的。錄到還不錯的段落,大家或許心理還會想說:「哇,原來這樣也行阿?」(笑)
我想,之所以會在七次團練中就決定錄音版本,確實是因為我們背景相似,進而在討論情境與演奏中有較貼切的詮釋。負責錄音與剪輯實境聲響的團員老臉,是目前樂團成員裏與我合作最久的團員。曲目場景中的 samples,也因為他在獨立劇場擔任過編劇與導演的經驗,這讓我們在溝通整體情境時有很多幫助,也讓我們的作品呈現更多戲劇的張力與元素。
藉由這次獨立錄音與製作,我們更加珍惜這份革命情感〈在炎熱的夏日,揮汗架設器材〉,也深深以獨立樂團的獨立精神為傲。我們也會在這次的錄音經驗裏,仔細探討諸多仍需琢磨增進的地方。
[慕莎] 專訪四:未來動向
對未來的期許、樂團的近程及遠程目標、這半年一年內的動向。
我們樂團的基本共識,就是在醫療工作與音樂創作之間求得某種程度的平衡,並且將樂團持續下去。事實上,醫學中心的步調與值班生活、診所繁忙的看診、或是週一到六、從早到晚待在藥局的生活,使我們根本沒有太多時間經營樂團。甚至,在台南工作的我,還是每次提著吉他往台北跑。但我深信樂團還是可以持續下去的,因為每個月才一次的團練感覺就像我們逛街看電影一樣,既輕鬆也沒有負擔。團員也不是天天膩在一起,一個月見一次面也比較有新鮮感(笑)。而且樂團對我們而言已不限於音樂而已,有我們從學生時代就有的友誼、交換目前工作的甘苦談、以及生活上的分享與諮詢。好比每半年一次的牙齒健診,我們幾乎都會到某團員那邊報到。因為看牙齒的時候,最怕的就是一直努「力」埋頭苦幹的牙醫師吧?也因為認識,所以也會格外體貼小心一點(笑)。當然最不想遇到的應該是某麻醉科醫師,因為誰想無緣無故被抬到手術房麻醉(笑)?
關於樂團的未來,一定還是工作、約時間團練、聚餐。可能直到結婚生子,以家庭優先考量的情況下,團員才會無法兼顧到樂團。不過我們本身就非常喜愛爵士樂與古典樂,我們甚至還想到說,未來等到孩子都上小學了,我們其實可以復出,找團員與幾位好友,組一個爵士樂團圓夢。至於屆時的樂手分配,聽說很多人都首選sax(聽起來一下子就會內鬨的感覺)。
未來半年,我們除了經營樂團網頁、與美國獨立廠牌Borrowdeer Records合作販售網路音樂下載之外,也計畫安排現場演奏的行程。我們預計將第一張作品裏的曲目重新編曲,與部份新作品一同演出。同時,也會持續探討新的主題創作,等到新主題與作品完成了,就錄製新專輯。甚至下一張作品裏,我們目前正構想增加新的管弦編制加入。說不定會直接半強迫邀請北醫社團裏的優秀的學弟妹們〈笑〉。因為我們前後任團員裏,有三屆的北醫管弦團長(還有熱音社長及戲劇社長)。聽起來真的很像同學會對吧(笑)!而現階段,我們正在尋求一位貝斯手的加入,以完整我們低音部的旋律聲線。
我們樂團的基本共識,就是在醫療工作與音樂創作之間求得某種程度的平衡,並且將樂團持續下去。事實上,醫學中心的步調與值班生活、診所繁忙的看診、或是週一到六、從早到晚待在藥局的生活,使我們根本沒有太多時間經營樂團。甚至,在台南工作的我,還是每次提著吉他往台北跑。但我深信樂團還是可以持續下去的,因為每個月才一次的團練感覺就像我們逛街看電影一樣,既輕鬆也沒有負擔。團員也不是天天膩在一起,一個月見一次面也比較有新鮮感(笑)。而且樂團對我們而言已不限於音樂而已,有我們從學生時代就有的友誼、交換目前工作的甘苦談、以及生活上的分享與諮詢。好比每半年一次的牙齒健診,我們幾乎都會到某團員那邊報到。因為看牙齒的時候,最怕的就是一直努「力」埋頭苦幹的牙醫師吧?也因為認識,所以也會格外體貼小心一點(笑)。當然最不想遇到的應該是某麻醉科醫師,因為誰想無緣無故被抬到手術房麻醉(笑)?
關於樂團的未來,一定還是工作、約時間團練、聚餐。可能直到結婚生子,以家庭優先考量的情況下,團員才會無法兼顧到樂團。不過我們本身就非常喜愛爵士樂與古典樂,我們甚至還想到說,未來等到孩子都上小學了,我們其實可以復出,找團員與幾位好友,組一個爵士樂團圓夢。至於屆時的樂手分配,聽說很多人都首選sax(聽起來一下子就會內鬨的感覺)。
未來半年,我們除了經營樂團網頁、與美國獨立廠牌Borrowdeer Records合作販售網路音樂下載之外,也計畫安排現場演奏的行程。我們預計將第一張作品裏的曲目重新編曲,與部份新作品一同演出。同時,也會持續探討新的主題創作,等到新主題與作品完成了,就錄製新專輯。甚至下一張作品裏,我們目前正構想增加新的管弦編制加入。說不定會直接半強迫邀請北醫社團裏的優秀的學弟妹們〈笑〉。因為我們前後任團員裏,有三屆的北醫管弦團長(還有熱音社長及戲劇社長)。聽起來真的很像同學會對吧(笑)!而現階段,我們正在尋求一位貝斯手的加入,以完整我們低音部的旋律聲線。
[慕莎] 專訪三:作品介紹
著重於闡述單一歌曲的曲風走向、與想傳達出的理念與想法;
及編入的特別橋段、創意想法、及使用的特殊樂器等...
「NICU July 20」一曲,為了忠實呈現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場景,我們從錄製單位內的工作情形、到樂器以鋼琴緩慢地鋪陳、鼓刷營造漫步在長廊的景象,為的就是以第一人稱的角度來詮釋所接觸到的場景。當中一段小女孩與母親的對話,也暗示性地表達出一種對未來或生命方向的不確定感。樂器演奏更伴隨著情緒的起伏而有很大的動態改變。
「Vital Signs」在醫學上指的是生命徵象:血壓、脈搏、心跳、體溫等。在編寫的過程,因為是帶著一種「原來死亡不過是個例行程序」的感觸,於是鋼琴彈奏時刻意以較為冷淡、甚至是不帶情感的觸鍵。同時,聯想到心電圖的不規律,我們在正規的 4/4節奏裏,添加了 7/8節奏、 16bit等元素。
「Whisper」描寫的是關於新生兒個案病況的連日不穩定與心境上的低潮。特別在陰雨過後的一陣陰鬱,昏昏欲睡,耳邊傳來熟悉的細語呢喃,然後回想起曾經單純而美好的時光。第一段落,鼓刷與吉他鋪陳的手法宛如逐漸回到夢裏(暫時遠離現實殘酷)的懷抱;弦樂演奏則試圖營造出在夢境之間,與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對話。直到琴聲交織合奏,背景 samples再次的耳語呢喃,迴響出內心湧現的獨白與情感。第二段落詮釋的,是在彷彿漫長隧道的夢境裏所探索的過程。當模糊的情境逐漸清晰時,音樂律動隨之逐漸地加強。直到爆裂之後,內心壓抑的情緒也終得宣洩釋放。第三段落則是在輕快的 6/8拍點下,回憶起一段清晰的過去,那是個充滿溫暖與回憶的畫面。
「Se」在鋼琴適時點綴、以及吉他與弦樂聲線的帶領下,延續了低盪的氛圍。在段落逐漸進行裏,樂句與演奏情緒逐漸多了一份內省與反芻。搭配著流暢的節奏進行,弦樂也隨著吉他破音而呈現一股高亢的宣洩。
「Canvas」所呈現的是一首明亮色彩的曲目。不僅揮別前半段作品的陰鬱,心境上也有了明朗的轉變。如同曲名,我們試圖在這沒有預定主題的帆布畫裏盡情地描繪。最後一段的構想是近乎沒有秩序的奔放畫作,不受拘束的大提琴與吉他破音聲線結合,加上鼓點的全力重擊,呈現出耐人尋味的內容〈畫作〉。
「How Deeply We Breathe」是深刻體認到「原來,我們是如此用力地呼吸。」所寫下的。想起第一次看到新生命的到來,而那美好的光芒卻是如此的短暫。在這裡的生命,來來、走走。有時候我們甚至就只能像旁觀者一樣,只是那樣地看著。同時,在援助世紀災難的南亞海嘯醫療服務隊裏,見證了災難過後、死亡、廢墟,直到在海嘯衝擊力最強的岸邊,發現了一道跨過這被摧毀城市的彩虹。在那一刻,我們終於瞭解「世界上最美麗的景色,不過如此。」也就像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孩子一樣,那微弱的呼吸,是如此地努力與堅持,而這都是生命的契機。
「All You Need is」是一份我們對北醫楓林大道的感情與寄託。我們都深知即使面臨再多的無能為力,只要回到這裡─這過往每日求學的必經之路─我們都能夠回憶起過往的自己以及享受這份單純而美好的時刻。曲目第二段落的三重奏(吉他、鼓、大提琴),以及背景中的的夏日蟬鳴,營造出〈夏季的楓林大道〉夏意盎然的美景。第三段落裏,從我們的歡笑聲與交談聲開始、到所有樂器大合奏,這份歡愉,讓我們彷彿置身在楓林大道歡唱的美好時光。
作品中採用了許多段落式的銜接法,主要目的是使作品更貼切我們所設定的場景與心境轉換,也增加更多戲劇性的實驗效果。當然,除了以音樂呈現我們的感動,作品所營造的氛圍,或許也在某種程度上與聽者的自身經驗、生活作連結。
及編入的特別橋段、創意想法、及使用的特殊樂器等...
「NICU July 20」一曲,為了忠實呈現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場景,我們從錄製單位內的工作情形、到樂器以鋼琴緩慢地鋪陳、鼓刷營造漫步在長廊的景象,為的就是以第一人稱的角度來詮釋所接觸到的場景。當中一段小女孩與母親的對話,也暗示性地表達出一種對未來或生命方向的不確定感。樂器演奏更伴隨著情緒的起伏而有很大的動態改變。
「Vital Signs」在醫學上指的是生命徵象:血壓、脈搏、心跳、體溫等。在編寫的過程,因為是帶著一種「原來死亡不過是個例行程序」的感觸,於是鋼琴彈奏時刻意以較為冷淡、甚至是不帶情感的觸鍵。同時,聯想到心電圖的不規律,我們在正規的 4/4節奏裏,添加了 7/8節奏、 16bit等元素。
「Whisper」描寫的是關於新生兒個案病況的連日不穩定與心境上的低潮。特別在陰雨過後的一陣陰鬱,昏昏欲睡,耳邊傳來熟悉的細語呢喃,然後回想起曾經單純而美好的時光。第一段落,鼓刷與吉他鋪陳的手法宛如逐漸回到夢裏(暫時遠離現實殘酷)的懷抱;弦樂演奏則試圖營造出在夢境之間,與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對話。直到琴聲交織合奏,背景 samples再次的耳語呢喃,迴響出內心湧現的獨白與情感。第二段落詮釋的,是在彷彿漫長隧道的夢境裏所探索的過程。當模糊的情境逐漸清晰時,音樂律動隨之逐漸地加強。直到爆裂之後,內心壓抑的情緒也終得宣洩釋放。第三段落則是在輕快的 6/8拍點下,回憶起一段清晰的過去,那是個充滿溫暖與回憶的畫面。
「Se」在鋼琴適時點綴、以及吉他與弦樂聲線的帶領下,延續了低盪的氛圍。在段落逐漸進行裏,樂句與演奏情緒逐漸多了一份內省與反芻。搭配著流暢的節奏進行,弦樂也隨著吉他破音而呈現一股高亢的宣洩。
「Canvas」所呈現的是一首明亮色彩的曲目。不僅揮別前半段作品的陰鬱,心境上也有了明朗的轉變。如同曲名,我們試圖在這沒有預定主題的帆布畫裏盡情地描繪。最後一段的構想是近乎沒有秩序的奔放畫作,不受拘束的大提琴與吉他破音聲線結合,加上鼓點的全力重擊,呈現出耐人尋味的內容〈畫作〉。
「How Deeply We Breathe」是深刻體認到「原來,我們是如此用力地呼吸。」所寫下的。想起第一次看到新生命的到來,而那美好的光芒卻是如此的短暫。在這裡的生命,來來、走走。有時候我們甚至就只能像旁觀者一樣,只是那樣地看著。同時,在援助世紀災難的南亞海嘯醫療服務隊裏,見證了災難過後、死亡、廢墟,直到在海嘯衝擊力最強的岸邊,發現了一道跨過這被摧毀城市的彩虹。在那一刻,我們終於瞭解「世界上最美麗的景色,不過如此。」也就像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孩子一樣,那微弱的呼吸,是如此地努力與堅持,而這都是生命的契機。
「All You Need is」是一份我們對北醫楓林大道的感情與寄託。我們都深知即使面臨再多的無能為力,只要回到這裡─這過往每日求學的必經之路─我們都能夠回憶起過往的自己以及享受這份單純而美好的時刻。曲目第二段落的三重奏(吉他、鼓、大提琴),以及背景中的的夏日蟬鳴,營造出〈夏季的楓林大道〉夏意盎然的美景。第三段落裏,從我們的歡笑聲與交談聲開始、到所有樂器大合奏,這份歡愉,讓我們彷彿置身在楓林大道歡唱的美好時光。
作品中採用了許多段落式的銜接法,主要目的是使作品更貼切我們所設定的場景與心境轉換,也增加更多戲劇性的實驗效果。當然,除了以音樂呈現我們的感動,作品所營造的氛圍,或許也在某種程度上與聽者的自身經驗、生活作連結。
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慕莎] 專訪二:作品製作概念
整體的作品製作概念,包括你們所賦予此張作品的意義,
從內部的歌曲內容,到外部的包裝、封面、內頁等...
「July in NICU」是一張以醫學人文為題材的作品。這些音樂作品與文字,紀錄了我們在新生兒加護病房以及南亞海嘯醫療服務隊裏,面對脆弱新生命的複雜情緒,以及親眼所見生命的微小與契機。這張作品所象徵的,是一份我們對生命的發現,真實而深刻的發現。從我們猶豫生命的抉擇開始、面對死亡不過是個例行程序的感觸、到壓抑後所宣洩的淚水、最後發現到所謂世界上最美的景色,這些親身經歷與過程讓我們對生命有著更深刻的感觸,也有所謂生命中前所未見的發現。
作品封面是在新生兒加護病房所拍攝的,構圖是與新生兒手指間的接觸,象徵了我們與新生命之間的連結。封面背面的拍攝,則是呼應了「NICU July 20」的音樂文字「一步一步踏在這冰冷的白色長廊」與一段孩子與母親對話。而CD封面的繪畫圖,是來自台北縣愛維養護中心的院民繪畫。因為我們團員曾經在合作課程中來到愛維養護中心,也藉此機會希望盡一些微薄的力量來協助院方的義賣捐款。於是我們選了一幅與主題契合的繪畫,也就是CD封面的作品。而在「NICU July 20」一曲中,我們也特地在單位內進行實境收音,錄製了實際工作的情況。
從內部的歌曲內容,到外部的包裝、封面、內頁等...
「July in NICU」是一張以醫學人文為題材的作品。這些音樂作品與文字,紀錄了我們在新生兒加護病房以及南亞海嘯醫療服務隊裏,面對脆弱新生命的複雜情緒,以及親眼所見生命的微小與契機。這張作品所象徵的,是一份我們對生命的發現,真實而深刻的發現。從我們猶豫生命的抉擇開始、面對死亡不過是個例行程序的感觸、到壓抑後所宣洩的淚水、最後發現到所謂世界上最美的景色,這些親身經歷與過程讓我們對生命有著更深刻的感觸,也有所謂生命中前所未見的發現。
作品封面是在新生兒加護病房所拍攝的,構圖是與新生兒手指間的接觸,象徵了我們與新生命之間的連結。封面背面的拍攝,則是呼應了「NICU July 20」的音樂文字「一步一步踏在這冰冷的白色長廊」與一段孩子與母親對話。而CD封面的繪畫圖,是來自台北縣愛維養護中心的院民繪畫。因為我們團員曾經在合作課程中來到愛維養護中心,也藉此機會希望盡一些微薄的力量來協助院方的義賣捐款。於是我們選了一幅與主題契合的繪畫,也就是CD封面的作品。而在「NICU July 20」一曲中,我們也特地在單位內進行實境收音,錄製了實際工作的情況。
[慕莎] 專訪一:樂團簡介
當初是在什麼情況下大夥才會聚在一塊、樂團的創作曲風走向、
與想傳達出的理念與想法等...
MORSA樂團的組成要追溯到 2005年,那個時候我們是含主唱的五人編制。組成半年,幾次團練與唯一的公開表演過後,在那年暑假,幾位團員畢業,小提琴手也決定到美國研習音樂,就此團員就分散各地。
其實說這個樂團是北醫出生的一點也不為過。目前為止,前後任 13位團員超過一半來自北醫。而唯一沒有變動過的團員是團長兼吉他手 FORSA(以下簡稱「我」)。從 2006年錄製 Demo、到 2007年錄製首張創作專輯,這些籌備與重新尋找新團員的過程,回想起來,充滿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目前我們是六人編制,而這個編制就跟開北醫同學會一樣!因為我們都是在北醫學生時代就結識,團員也都是相繼彼此介紹加入的。
就是因為醫學相關的背景,使我們在以醫學人文為主題創作時,彼此都能有相當程度的共鳴與瞭解。誠如我們第一張作品「July in NICU」,音樂文字紀錄了我們在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實習日記、以及南亞海嘯海外醫療服務隊的所見所聞。因為我們分屬醫師、牙醫師、醫檢師、護理師的身份。在不同的醫療工作崗位上,有著屬於彼此不同的故事。當我們聚在一起分享與創作時,一次又一次讓我們發現到:關於「人」─這個沒有答案的生命議題─它的感性與現實掙扎。
我們團員在大學時代就分屬熱音社、管弦樂團、戲劇社,而當我們聚在一起創作時,也就理所當然地延續原本的音樂元素,進而融合在一起。如同樂團的編制,結合了搖滾樂的吉他與鼓、以及古典樂的弦樂與鋼琴,另外還富有戲劇與實驗效果的實境聲音素材。樂團的曲風其實應該說是深受搖滾樂與古典樂所影響的演奏風格與型態。雖然說,有些說法簡單地將沒有主唱的搖滾樂或演奏型態分類為所謂的後搖滾(Post Rock),但事實上我們沒有這麼在意、或是特別分類曲風這件事。與其說是後搖滾,我倒是覺得我們更像在做電影配樂。而未拍攝的電影就是我們活生生的醫療工作與日常生活。
音樂創作除了延續對音樂的喜愛,也期盼能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朋友。我們在創作裏紀錄了我們某個時期對生命的體驗,而我們所傳達的,就是希望能將我們所發現的感動分享給更多的人。
與想傳達出的理念與想法等...
MORSA樂團的組成要追溯到 2005年,那個時候我們是含主唱的五人編制。組成半年,幾次團練與唯一的公開表演過後,在那年暑假,幾位團員畢業,小提琴手也決定到美國研習音樂,就此團員就分散各地。
其實說這個樂團是北醫出生的一點也不為過。目前為止,前後任 13位團員超過一半來自北醫。而唯一沒有變動過的團員是團長兼吉他手 FORSA(以下簡稱「我」)。從 2006年錄製 Demo、到 2007年錄製首張創作專輯,這些籌備與重新尋找新團員的過程,回想起來,充滿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目前我們是六人編制,而這個編制就跟開北醫同學會一樣!因為我們都是在北醫學生時代就結識,團員也都是相繼彼此介紹加入的。
就是因為醫學相關的背景,使我們在以醫學人文為主題創作時,彼此都能有相當程度的共鳴與瞭解。誠如我們第一張作品「July in NICU」,音樂文字紀錄了我們在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實習日記、以及南亞海嘯海外醫療服務隊的所見所聞。因為我們分屬醫師、牙醫師、醫檢師、護理師的身份。在不同的醫療工作崗位上,有著屬於彼此不同的故事。當我們聚在一起分享與創作時,一次又一次讓我們發現到:關於「人」─這個沒有答案的生命議題─它的感性與現實掙扎。
我們團員在大學時代就分屬熱音社、管弦樂團、戲劇社,而當我們聚在一起創作時,也就理所當然地延續原本的音樂元素,進而融合在一起。如同樂團的編制,結合了搖滾樂的吉他與鼓、以及古典樂的弦樂與鋼琴,另外還富有戲劇與實驗效果的實境聲音素材。樂團的曲風其實應該說是深受搖滾樂與古典樂所影響的演奏風格與型態。雖然說,有些說法簡單地將沒有主唱的搖滾樂或演奏型態分類為所謂的後搖滾(Post Rock),但事實上我們沒有這麼在意、或是特別分類曲風這件事。與其說是後搖滾,我倒是覺得我們更像在做電影配樂。而未拍攝的電影就是我們活生生的醫療工作與日常生活。
音樂創作除了延續對音樂的喜愛,也期盼能分享給更多喜愛音樂的朋友。我們在創作裏紀錄了我們某個時期對生命的體驗,而我們所傳達的,就是希望能將我們所發現的感動分享給更多的人。
訂閱:
文章 (Atom)